“海上丝绸之路视域下东方文学的传播与交流”学术研讨会召开

       海上丝绸之路就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国家建立联系的重要通道。这条线路不仅支撑起了繁忙的商品贸易、大大丰富了沿线地区人民的物质生活,而且促进了文化交流、使得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更为多元而包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为我们重温历史创造了契机。讨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学与文化,能使我们更深刻地思考作为一个整体的“东方”,同时更全面地理解我们身处其中的东方文明。
       2021年7月17至21日,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主办、闽南师范大学半岛电竞(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承办的“海上丝绸之路视域下东方文学的传播与交流”学术研讨会在福建漳州召开,参会人员主要有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与闽南师范大学半岛电竞(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文学院的诸位教师。

 

 

       18日上午,闽南师范大学张龙海副校长、陈明教授、付志明教授与林丰民教授共同主持了“海上丝绸之路视域下东方文学的传播与交流”学术研讨会的开幕式。

 


       张龙海副校长向与会学者介绍了闽南师范大学及闽南师范大学半岛电竞(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并展望了未来的学科发展方向。闽南师范大学于1958年因台而设,是培养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研究人才的省属重点大学,构建了海内外唯一完整的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的闽南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了闽南文化研究院、两岸一家亲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院等省部级研究基地特色智库。半岛电竞(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是闽南师范大学规模最大的院系之一,现已发展成为具有多个硕士点和省一流专业、具有独特的办学特点和优势的学院,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基础教育输送了大量人才。张龙海副校长表示,在不确定因素更加活跃的国际环境下,各位专家学者要积极发挥外语专业优势,构建新时期学科一体化体系,在对外交流中,坚守中国立场、坚定民族情怀、传播中国元素,希各位与会学者以本次研讨会为重要契机,积极研讨交流,增进共识共鸣,推动东方文学研究在新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更大的发展。

 

 

 


       陈明老师代表北京大学东方文字研究中心向此次会议的承办方闽南师范大学半岛电竞(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表示感谢。他指出,海上丝绸之路视域下的东方文学和文化是中心长期以来的学术关注点,中心在发展的历程中产出了丰硕成果。同时,中心积极与国内外高校开展合作,共同组织相关主题的研讨会。此次同闽南师范大学携手举办的会议规模小、意义大,将为我国的东方文学研究谱写新篇章。

       付志明教授向与会学者们介绍了北京大学外语学科的发展情况,并强调了新时代、新形势下加强外语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付志明教授指出,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继承了北京大学外语学科发展的传统,兼具现代交叉学科的研究理念。他表示,半岛电竞(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和闽南师范大学半岛电竞(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具有一定相似之处,作为在综合性大学范围下开设的外语学科,在发展和引领外语学科建设过程中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能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形成一批有分量、有价值、有创见的新学科背景下的中外文化交流成果,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


 

 


       开幕式之后,陈明教授与侯传文教授分别发表主旨发言。陈明教授的发言题为“陈翰笙的印度之行:现当代中印人文交流的例证”,以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者陈翰笙在1951至1956年间三次出访印度(兼及缅甸、巴基斯坦)的日记为核心,探讨当时中印高层及民间的相互关联与认知,从而揭示中印关系的互动演变及时代特征。侯传文教授的发言题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中印佛教文学交流”,非常详尽地梳理了渡海东来的印度僧人与泛舟西行的中国高僧对中印佛教文学交流所作的巨大贡献,并以《证道歌》为例证明中印之间的文学交流不是单向的西学东渐、而是双向的交流互动。

 


       18日下午,学者们进行了圆桌研讨,涉及的论题包括东亚、南亚、东南亚乃至欧美的文学经典与交流。吴杰伟教授介绍了菲律宾不同时期的语言政策,归纳其在多民族、多宗教社会环境中的特点,并思考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史阳副教授提出了菲律宾诗歌文学的四段式历史分期,分析其主要特点与发展趋势。郑友洋博士以《弗洛伦特和劳拉》为例探讨了菲律宾文学经典的建构:兼顾其内部的文学特征与外部的民族主义政治内涵。丁莉教授以御伽草子《蓬莱物语》为中心分析了古代日本的蓬莱想象与书写,讨论这一文化语境中外来与本土、道教与佛教、传统与变迁等多重元素融汇的特点。李政教授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公元前一千纪安纳托利亚与希腊的海上联系,并指出:文化上的密切交流使得该地区从以楔形文字为特征的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转变为以字母文字为特征的爱琴—希腊文明。陈岗龙教授通过比较纳·赛音朝克图的诗歌《本性相同》与绰克图台吉摩崖诗,说明古代印度诗歌、藏族佛教诗歌影响了蒙古族现代诗歌的创作。杨曦博士介绍了汉语、梵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对东南亚地区主要民族语言诗律的影响,比较其异同并分析规律。范晶晶博士以《西游记》中乌鸡国与朱紫国两个故事为例,探索其与梵语文学可能存在的交流互动关系。张哲博士参照了《摄阿毗达摩义论》《清净道论》,解释《成唯识论掌中枢要》中有关九心轮论的记述,进一步分析窥基和汤用彤曾提出的相关问题。于施洋博士从《西班牙藏中国古籍书录》出发,总结出西班牙藏中国古籍具有“细水长流”的特点:西班牙对中国的兴趣不同于一般的“传教士汉学”,而经历了另一种知识和想象演进的过程。唐梅花副教授讨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人与自然关系论、生态生存观等对梭罗的自然价值观、生态处所观、简单生活观等生态思想的影响。刘玉杰博士探讨了史铁生在尼采的精神启示下,由隐而显分三层次建构出过程哲学,并完成真、美、善的自洽。陈金星副教授介绍了以奥特玛·基尔的《<圣经>世界的象征学》为代表的“弗里堡学派”对《圣经》的图像解析研究。

 

 

 

       19日上午,林丰民教授与钟志清教授分别发表了主旨发言。林丰民教授的发言题为“阿拉丁是个中国人——《一千零一夜》的中国形象与文化误读”,介绍了《一千零一夜》中主人公身份为中国人的故事,说明其中国与中国人形象总体上是积极善意的,分析背后的原因,进一步指出阿拉伯人对中国文化的误读、想象本质上是自我对他者的投射。钟志清教授的发言题为“现代希伯来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梳理了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现当代希伯来文学,尤其是以奥兹、约书亚、格罗斯曼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以色列作家已经为中国读者所接受并喜爱,而且为从事中以文化交流与中东研究的学者提供了重要的社会历史文化参考。
       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林丰民教授、陈明教授以及闽南师范大学王羽青老师在闭幕式致辞。林丰民教授向大力支持本次会议的张龙海副校长、王羽青老师等多位老师表达感谢,并表示本次研讨会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切合海上丝绸之路主题,兼具多样性、包容性,同时不失特色,会议非常圆满。陈明教授表达了对北京大学和闽南师范大学各位与会学者的感谢,并代表东方文学研究中心诚挚邀请闽南师范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中心每年举办的暑期学校。王羽青老师表示,本次学术研讨会精彩纷呈,让人受益良多,期待与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的再次合作。


(文:范晶晶、程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