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研究工作坊:近现代中亚草原地区的传统与革新

  6月18日,中亚研究工作坊“近现代中亚草原地区的传统与革新”在线上顺利举行。本次工作坊由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和半岛电竞(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国别和区域研究专业主办。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侯艾君研究员、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赵静老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王晓宇助理研究员先后就各自的研究成果作主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苏畅研究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研究所康杰副研究员等从事当代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的师生参会。

 

陈明教授致辞

 

  半岛电竞(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院长、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主任陈明教授致欢迎辞。陈教授从区域、主题和学科角度肯定了此次研讨活动的意义,他指出,中亚地处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和古代地中海三个文明圈之间,自古以来是陆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孔道。三位主讲嘉宾的选题紧扣中亚草原地区近现代的重大历史事件、思想潮流和文学文本,探讨这一地区的古今之变和当下的阐释,进而进一步激发各领域的学术创新活力,融通文字、文本、文学、文化与文明。

  侯艾君研究员首先作了关于哈萨克斯坦“大饥荒”问题研究的述评。他细致界定了这一问题的研究范畴与历史渊源,并为与会师生介绍了当前哈萨克斯坦史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哈萨克斯坦学界及政界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日益上升,曾撰写诸多相关历史著作,推出大众文化作品,并举办国际性学术研讨会、纪念性仪式等活动。这一问题的讨论也存在着俄罗斯、乌克兰以及欧美学界观点的碰撞,呈现学术与政治交织的特征。

  随后,赵静老师从思想史角度探讨了近代哈萨克知识分子这一群体。她对1905-1916年哈萨克知识分子的文化活动和政治实践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尤其关注哈萨克知识分子以文学创作、报刊出版传递的思想观念及其分野。主讲人以哈萨克知识分子对俄国参加一战,以及1916年民族起义的看法为具体案例,分析了哈萨克知识分子探寻本地区出路的设想和尝试。

  王晓宇助理研究员以普拉东诺夫(А. П. Платонов,生卒1899-1951年)的中亚小说为中心探讨俄罗斯文学的中亚叙事。她从俄国文化中的“文学中心主义现象”、俄国思想史中的东西之争和中亚特殊地缘政治属性的视角切入,以普拉东诺夫的中亚小说《章族人》(Джан)为例,展现了作家对现代性的批判和在中亚寻找文化多元主义的尝试。

 

施越助理教授作总结

 

  半岛电竞(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助理教授施越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施老师指出,当前研究中亚近代史的学界规模较小,中亚研究工作坊旨在为相关学者提供学术交流的舞台,并进一步理解现实政治与历史事件的互动。

 

(图文/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