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阿拉伯语博士生鞠舒文的学术展版在第三届卡布斯苏丹学术研讨会上获奖

      2014年10月2日至3日,第三届卡布斯苏丹讲席学术研讨会(3rd Symposium of Sultan Qaboos Academic Chairs)在日本东京大学举行,邀请研究生参与海报展示研究成果,成为本届研讨会的一大亮点。
      研讨会开始前的三个月前,组委会就开始向设有卡布斯学术讲席的全世界十八所院校征集论文,主要涉及五大方面:综合水资源管理;水和社会文化多样性;阿拉伯语言文化研究;水、信仰和宗教;中东的社会变革,参与的院校主要有北京大学、东京大学、剑桥大学、阿曼卡布斯大学等。经过初审,共有12篇论文获得海报展示的机会。研讨会期间,由各高校和学术机构的权威评审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展示的论文进行评比,并作为会议的重要环节由组委会在大会闭幕前宣布评选结果,共评出三幅获奖展版。

\
鞠舒文与其在会议期间的展板

      北京大学阿拉伯语系博士研究生鞠舒文的一篇题为“阿拉伯报刊词汇的发展”(The Development of Arabic Journalistic Vocabulary)的论文通过了初审。经过两周的设计和修改,被制成海报展板的论文于会议期间和其他十一篇来自各地的研究成果一同展示,并在最终的评选中获得了第二名。

\
鞠舒文同学的获奖证书

      该论文以阿拉伯语的报刊词汇为研究对象,考察近一百年来的阿拉伯语词汇更新情况和外来语对阿拉伯语词汇系统的影响程度,从而判断标准阿拉伯语目前所处的阶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数据统计和分析是该研究的主要方法,从一百年间埃及主要报刊的文章中进行抽样并录入语料库,经过专门的统计工具得出词频排序,再从前5000个结果中筛选出所有表示新事物或新概念的词汇和所有带有外来语音成分的词汇进行分析。结合有关“词汇发展理据性”(Three Motivations of Word Structure)的划分理论,论文从语音、形态和语义三个方面考察了阿拉伯语报刊词汇的更新途径。由形态理据所占比例最大的事实可得,阿拉伯语词汇强大的自我更新能力来自于该语言固有的结构特征。在分析外来语对阿拉伯语报刊词汇的影响时,论文运用了“接触式语言演变模型”(Contact-induced Linguistic Change Model),通过对41个带有外来语音成分的词汇在发展过程中存亡状态的比较可知,阿拉伯语对外来语的同化程度较高,从而保证了该语言的纯洁性。最终,论文从以上两个问题的探讨中得出标准阿拉伯语在与现代西方语言的深入接触中主要体现形态理据特征并仍然保持强大生命力的结论。(阿拉伯语系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