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东南亚史诗与中国南方民族史诗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

       史诗作为一宗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以风格崇高、结构宏伟、卷帙浩繁的长篇叙事传统对人类文化发展史形成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2021年7月10日,由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主办,半岛电竞(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东南亚系、《百色学院学报》编辑部承办的“东南亚史诗与中国南方民族史诗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以线下、线上同步进行的方式召开。本次会议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优势学科“中国史诗学”项目组、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课题《菲律宾马拉瑙族英雄史诗<达冉根>翻译与研究》项目组的大力支持。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云南社会科学院、《百色学院学报》的专家、学者们汇聚一堂,就东南亚史诗与中国南方民族史诗的诸多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和交流,北京大学东方文学暑期学校学员也积极在线观摩,实时在线人数达260余人。
 


       研讨会开幕式由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半岛电竞(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东南亚系主任史阳副教授主持。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主任陈明教授在致辞中说到,东南亚史诗与中国南方民族史诗关系密切,一同构成了东方民间文学研究的重要部分,对此展开研究不仅更能在现实意义上推动东方民间文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更呼应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下文化传承“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文明互鉴观。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斯钦巴图研究员在致辞中指出,本次会议规模不大、意义重大,在东南亚史诗与中国南方民族史诗层面开展对话与交流,将切实推动中国史诗学发展,促进各民族史诗抢救保护工作深入进行,加深跨境民族史诗研究在更广泛语境中开展。《百色学院学报》编辑部黄玲主编远程在线发表致辞,她认为,研讨会论文既有史料钩沉,又有田野实证,深入地阐述了东南亚和中国南方各民族史诗的文化内涵、发展历程和时代价值,《百色学院学报》将坚持“专业化、特色化和国际化”的高校学报创新发展道路,助力本次研讨会的成果产出工作,精准呈现与会专家们的精深研思。
 


       本次研讨会共设置了三个阶段进行讨论,分别围绕东南亚史诗与中国南方民族史诗的活态传承比较研究,史诗的文化认同、仪式功能比较研究,史诗内部诸要素的比较研究等问题展开。
       史诗的活态传承形式是其永葆生机、历久弥新的原动力,中外史诗传承语境也有共性和差别。中国社会科学院吴晓东研究员的主题发言围绕越南、老挝苗族指路经的仪式功能,具体阐述了经文内容叙述与仪式相关习俗、物具的历史关联性;北京大学夏露副教授以埃德史诗《达姆伞之歌》为例,介绍了越南中部西原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大量活形态史诗文本内部特征、流传分布形式和传承保护对策;北京大学史阳副教授以菲律宾马拉瑙人《达冉根》为中心,探讨了菲律宾英雄史诗核心特点,对菲律宾史诗和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史诗的活态传统、篇章内容等要素进行了比较;中国社会科学院屈永仙研究员分享了傣族的“史诗歌手”章哈的师承、演述与发展兴衰,从活态史诗传承人的角度对比分析中外史诗传承语境的差异;云南社会科学院刘镜净研究员则以本土分类体系、族群记忆、演述与演述人等关键概念切入点,对中国哈尼族与老挝阿卡人的史诗演述传统进行了比较;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吴小红以活态史诗的田野调查资料为核心,分析了马来婆罗洲砂劳越伊班史诗《阿勇史诗》中的主题特征、叙事结构、故事范型、原始生态面貌。北京大学陈岗龙教授、吴杰伟教授、金勇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高荷红研究员、玉兰副研究员在讨论部分结合自身研究经验和广阔地域内的史诗文本样例,充分探讨了上述主题发言中涉及的史诗比较研究视野,并认为活态史诗传承的语境和传承的载体都是推动史诗流传至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语境、传承人的观察与对比能帮助人们深入地认识了这些史诗活态文本的广布性和传播活力。
 


       史诗是构建不同国家和地区民族认同的根基,是多元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中国社会科学院杨杰宏研究员详述了20世纪上半叶基督教传入境内傈僳族地区以来对傈僳族社会文化的诸多影响,并对在该影响下口头史诗出现的边缘化、断层、失落等情况和保护传承傈僳族史诗的现实问题进行了反思;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斯颖研究员比较研究了中越跨境台语民族民间活态创世史诗的“寻日”母题,从历史文化渊源关系、文本内容、演述形态等方面比较研究了他们的诸多共性,探寻了其背后台语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及其演变规律;北京大学郄莉莎博士以马来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史诗作品《杭·杜亚传》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该文本以重构民族历史和塑造英雄形象这两种途径增进民族认同感强、凝聚力的功能;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郑友洋对不同歌手演唱的菲律宾史诗《呼德呼德》的程式化主题进行了归纳与分析,探讨了特定程式传递出的菲律宾传统社会生活习俗、价值观与信仰;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程露解析了泰国经典口头说唱文学作品《社帕昆昌昆平》的集体性创作特质,并对该文本代表并传达的泰国传统社会主流价值观和 “君—臣”秩序观念作出解析;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范宗朔以菲律宾群岛中部苏洛德民族英雄史诗《西尼拉乌德》的英雄人物形象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英雄拉保东公作为被集体拯救的独特史诗英雄在史诗传唱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转变历程;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乌哈娜主要分析了菲律宾活形态史诗《呼德呼德——阿里古荣之歌》中“稻田”作为传承语境和史诗战斗空间的双重意义,并对其个人记忆到文化记忆的生成过程、伊富高人群体认同的建构过程作出梳理。中国社会科学院毛巧晖研究员、北京大学陈岗龙教授、史阳副教授、夏露副教授在评议和讨论中结合史诗的认同功能、史诗的文化承载力等特质,点评了上述发言,将其亮点归纳为“注重民族文化沟通史、契合民间文化地方性知识谱系”,同时,他们还认为史诗的内部文本研究要和史诗外部语境研究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一同推动对不同地区史诗文本的深入理解。
       在闭幕式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吴晓东研究员与北京大学陈岗龙教授就被本次会议的目的、意义做出评价。他们认为,本次研讨会是东南亚史诗与中国南方民族史诗的首度对话与碰撞,与会专家们不仅在史诗研究的比较视野上下足了功夫,更在实际行动上证明了两者之间开展比较研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本次会议的开展将会对东方民间文学和中国史诗学的前沿话题提供学术热点,也将对从事本领域的青年学者带来启发和借鉴。
 


       本次会议为期一天,高效而充实,取得了圆满成功,对于中国史诗学更多地关注东南亚地区史诗研究大有裨益,也对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与半岛电竞(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增进学术交流有积极作用,还对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针对东南亚地区史诗进一步开展研究有推动作用。


(撰稿:乌哈娜、史阳,摄影:徐驰、郑友洋)